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

概念發想 概念模型 概念sketch 量體分布與法規限制

這個星期主要在討論基地與周遭環境關係,以及概念的發想與討論。
一邊進行的是法規的探討與量體和機能的分布安排。

概念發想
概念的發想主要根據基地的觀察和表現我們想要呈現的區域形象。
主要有三大部分
一、混合型公園
 利用綠地,串聯公園與基地,引入主要人潮
創造一個自然圍繞的零售業空間

二、村落式零售業空間
 弱化大的量體與周邊的零售業達到類似尺度
讓村落式的零售商店與綠帶公園結合,讓人有在公園裡逛街的感受

 三、「文化品牌環境」營造
基地上原本存在的歷史建築物「塑身器材工廠」有者類似包浩斯的立面
保留歷史工廠做為新的3D數位模型工廠的架構,創造基地的文化深度



零售商店概念模型
(藉由高地錯落的樓板以及室內外空間轉換達到類似村落的感覺)




全區量體概念模
 
全區量體分配(樓板量與法規計算)
 (稍後補上圖片)

全區模型和sketch





最後~是我們小組討論時的照片~~(美國人+德國人+台灣人)




接下來的工作:將樓板與牆面建立於Rhino中,並探討空間與面積等



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

Project 1 Final 案例分析


由於這次是要規劃設計在West Hollywood的一個街區,
因此以南加州著名的觀光區域Santa Monica Bayside District做案例分析。

內容包含了五大部分:
一、城市層級的歷史、發展、人口、進行中的計畫
二、區域聯外交通、區域內交通、街道層級、停車空間
三、區域內建築物及景觀描述
四、區域內的土地使用、零售、商業細項、飯店研究
五、公共開放空間、景觀、排水、透水鋪面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


Project 1 : Urban Design Research
案例分析:Santa Monica Bayside District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hird street Promenade streetscape design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nta Monica Place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ongva Park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otel : Shutters on the Beach

案例分析分成了五個部分:
1. District Description
2. District circulation an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
3.Building and Landscape description
4.Focus on Commercial and Retail and Institutional Uses
5.Public open space and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

我們是以小組的方式討論分工,我目前負責第三和第四部份。
以下為第四部份的分析圖面:






接著是第三部分的分析
關於街道尺度、商場零售分析



部落格目標:以BIM等電腦軟體輔助建築設計。

專題計畫:

這次的街區設計總共分成三個階段的計畫進行

Project 1 : Urban design case studies

在project 1中,以案例分析為主軸,選擇的案例分析是位在南加州的Santa Monica Bayside District,以網路作為搜尋媒介,並運用ARC GIS做資料的蒐集, 接者分析、完成報告。

 

Project 2 : Urban design master plan

完成案例分析之後進入設計,先進行基地分析得出設計概念,接著安排量體與空間機能,以及探討法規,完成初步的整體配置平面圖。過程中運用Rhino及Grasshoppor探討基地、作量體的研究與測試。

 

Project 3 : Urban design proposal 

完成街區內所有建築物之詳細設計、景觀之規劃,以圖面及模型表現整體街區之設計。將會使用Revit將整個街區內之飯店、零售商店、模型工廠建出來,更加詳細的探討設計。

 

 

設計主題:West Hollywood urban design 街區規劃設計

設計基地:West Hollywood (紅色線範圍內)